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一季度消费投诉舆情报告:智能家居、 谷子经济投诉量渐长
2025年04月09日

    江苏省消保委今天发布一季度消费投诉及舆情热点报告。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投诉51464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7.72万人次,投诉数据同比下降1.7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44万余元。

    从舆情数量来看,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7%。从分布领域来看,食品、汽车、黄金、养生、文娱等行业或领域舆论关注度高。从舆情内容来看,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依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智能家居“伪智能”、旅游消费体验落差大、直播带货市场乱象难除、“谷圈”消费日趋低龄化。

    其中。智能家居消费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居、家电产品具备联网、远程控制等功能,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江苏网友发帖称,花了上万元买了某品牌的门,结果没几个月,锁动不了,联系经销商给换了锁。这两年来电池不经用,每月需要一充。这几天直接打不开,输入指纹密码显示绿色,但锁就是不动,幸亏家里有人,要是没人就直接回不了家,被锁在门外。

    省消保委一季度收到有关智能家电家居消费相关投诉545件,监测相关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8560条。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隐私泄露风险引担忧。部分智能产品缺少完备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用户的摄像头、麦克风等权限被盗取,存在隐私泄漏风险。二是质量问题备受诟病。部分产品频繁出现故障,如软件无法使用、触屏失灵、频繁断连、零部件老化快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体验。三是智能家电控制APP存在问题。部分智能家电控制APP广告植入过多,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控制APP不兼容,管理多个APP较为繁琐,学习和操作成本较高。四是过分夸大产品功能。部分商家夸大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使用效果,打着“智能”的旗号,不少产品外观花哨,功能“鸡肋”。

    此外,随着各种动画电影热映,让“谷子经济”再度升温,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视野。一季度全省“谷圈”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9660条,舆情走势呈波峰状起伏,2月21日为舆情峰值。“谷圈”消费相关问题集中在一是价格虚高有炒作之嫌。商家通过预售、限量等方式进行饥饿营销,导致部分“谷子”商品价格远超其实际价值;有的“谷子”在二手平台被炒至天价,部分不理性的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二是高价预定后商家跑路。热门IP的“谷子”往往采用限量发售策略,让消费者提前一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支付预定款项。在预售期内,部分商家直接注销平台店铺,不再对预定商品进行发货,造成消费者钱款损失。三是低龄化消费隐患多。有些不法分子瞅准了未成年人对“谷子”的热爱和急切消费的心理,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假消息,用低价出售或转让稀有“谷子”当诱饵,诱骗未成年转账交易。

    对此省消保委建议, 相关经营者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预售类商品的保障,确保交易透明化,及时清理诱导冲动消费、网络诈骗等相关信息。广大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消费行为以及身心发展的关注,并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树立理性消费观、娱乐观,杜绝冲动消费,避免盲目攀比,引导其健康参与“谷圈”;提高孩子对诈骗手段的警惕,比如购物要在官方网站或官方指定交易平台进行、不要轻信别人发的购物链接二维码等,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