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悦来镇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镇
2025年03月27日

3月25日,记者从中国文明网获悉,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镇名单。本届全国文明镇荣誉称号,全南通市仅该镇获得。

 

悦来镇地处海门区东部,辖区总面积14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3万人。近年来,悦来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先后获评国家卫生镇、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文明镇、省健康镇、省第二批“红石榴家园”等荣誉,还有多人荣获了中国好人、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最美人物等称号,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持续在悦来的乡间沃野激荡。

 

经济基础决定文明“成色”。近年来,悦来镇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推动经济运行走稳向好、发展预期持续改善。2024年全口径工业应税销售、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分别完成85.58亿元、71.87亿元,经济总量列海门乡镇组第一、全区第四;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0.57亿元,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其中技改设备投资5.77亿元,增长446.65%,增幅列全区第一;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1.63亿元;新开工服务业重点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各1个,竣工重大产业项目2个;完成外资到账811万美元……一个个跳动增长的经济指标为悦来镇深入开展全国文明镇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富裕是实现文明的前提。近年来,悦来镇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持续做好“土”“特”“产”三篇文章。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管用”,吸引京海禽业、金色庄园、泉氏果业等龙头型农业企业落户,开展规模化特色化农业生产,同时,有效发挥上海交大“教授工作站”、特色优势种苗中心创新赋能优势,形成优质稻麦和特色果蔬两大全产业链。如今,“泉氏”草莓、“裴芋”万年香沙芋艿、“悦淘乐”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广受欢迎。悦来镇还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进市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园“七大项目”建设,形成资源配置合理、辐射带动有力、产业深度融合的“一中心四片区”空间格局,打造全域“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农业“样板区”。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推动了悦来镇村域经济发展,提升了百姓生活质量。据统计,2024年全镇35个村总计村营收入达4936.31万元,村营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实现了全覆盖。全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医保参保率、农保续保率分别达 99%、98%、95%;发放民政优抚、计生奖励等31项补贴资金,惠及群众近5万名。

 

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是实现文明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悦来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以服务群众生活和文明创建为目标,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好“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合拳,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体育健身、植绿护绿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功组织“春风行动”“我们的节日”“温暖秋冬”“点亮星夜”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超万余场次,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在基层治理方面,悦来镇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融入基层治理新模式,开设“竹林悦话”党建议事等基层实践,引导村民由“被动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切实把乡村建设成为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截至目前,“竹林悦话”累计参与群众达634人,解决群众问题102件,收集群众意见153条,办结群众身边的微小事项217件,成为助推乡村基层善治的重要抓手。

 

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外化表现。近年来,悦来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优化空间、完善配套、重塑面貌,擦亮美丽乡村生态底色。加快补齐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突出短板,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6864座,新建分散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253户,建成生态河道71.54公里,完成农村非等级沟河治理229万立方米,打造17条精品农路环线。充分发挥“村庄清洁日”带动作用,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居室美化、庭院绿化、房前屋后净化、生活方式文明化、绿色理念普及化行动,持续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向“细微处”拓展,向“全面净”延伸。因地制宜打造保民村“高标准农田丰收景”、永平村“黑沙泓湖畔红色记忆”、友爱村“最美一号公路”等“一村一韵”,推动村庄有颜值、有气质。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