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栖霞山“绿古董”紫藤开花 犹如片片紫色的云彩

   

 

     交汇点讯(记者 徐昇) 4月中旬,南京城有不少紫色的花绽放,紫藤、泡桐、飞燕草……随处可见浪漫的紫色,给人们在游览之余意外的惊喜。昨天,记者在南京栖霞山发现,紫藤已是繁花满树,而千佛岩一侧岩隙里的“绿古董”紫藤也是枝繁叶茂。

  紫藤是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其繁花满树,老桩横斜,别有韵致,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皆爱以其为题材咏诗作画。据南京园林专家介绍,栖霞山的紫藤资源在江苏乃至华东地区都是较为丰富和首屈一指的。市民和游客走在栖霞山的密林深处、道路旁,总会不经意间看到紫藤。粗壮的藤蔓挂在树上,树梢开着串串紫色的花絮,犹如片片紫色的云彩。

  栖霞山的紫藤,在小营盘区域,太虚亭至始皇临江处沿途分布最多,除了紫色的花序好看以外,其螺旋缠绕在树木上的藤蔓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栖霞山有一株被称为“绿古董”的紫藤树,它扎根在宋代名人题刻“栖霞山 千佛岩”一侧岩隙,茎蔓沿着岩壁夹缝生长,长度足有30余米,根部粗壮如蟒,直径20厘米左右。这可不是一棵简单的紫藤树,它曾经见证了栖霞山、栖霞寺历史的沧桑。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最近在查阅拓片资料时,偶然发现了明代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八世孙——李言恭的一首描写栖霞山的诗篇,有一句诗写道:“雀语宣颓塔,藤阴覆讲坛。”而这首诗被镌刻成一块石碑镶嵌在千佛岩的佛龛内,离这株紫藤1米左右。也许当时李言恭游历栖霞山时,就已经看到了这株紫藤,有感而发。

  这首诗是李言恭在万历壬午秋日所著,也就是公元1582年,距今已有434年的历史了。诗中描述“藤阴覆讲坛”,说明当时这株紫藤已经很大了,所以这株紫藤距今的时间应该大于434年。咸丰年间,清军和太平军在栖霞山大战,栖霞山和寺庙的建筑都毁于一旦,大部分树木都已消失,而这株坚强的紫藤能顽强地保留下来,已属不易。

  除了紫藤以外,紫色系的花卉也是栖霞山众多山花中的主角,非常惹眼。记者在景区多个区域看到,蓝紫色的鸢尾也开花了,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蓝色的蝴蝶飞舞于绿叶之间流连忘返。泡桐花也是紫色的,除了沿路有分布以外,在红叶谷-枫林湖区域最集中,新建的天开岩栈道观景平台是最佳的观赏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