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时发现小区附近的健身路径坏了怎么办?有市民曾向本报反映,拨打各种电话报修或者投诉健身器材损坏,然后在漫长的时间里等维修人员来修缮,健身便捷性和愉悦感都打了折扣……记者昨天从南京市体育局了解到,未来这些问题将不会再成为影响南京人健身的障碍,“互联网+”体育器材维护管理系统将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如此,我市在全国首创的新型智能体育公园还将进一步推广,给市民带来更加时尚、科学、安全的健身选择。
笼式体育场玩转“三大球”,还有太阳能感应照明
社会体育指导员超2万人,身边的教练员更好约了
昨天上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率团来宁参观考察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重点参观了溧水区全人群智能体育公园。记者发现,整个体育公园都覆盖了免费WiFi,所有健身器材上都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微信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看到这个体育器材的建造时间、建造日期、所在地理位置、还有视频可以点开介绍健身方法。页面下方还有一个报修键,记者尝试点击“报修”后看到,有多种报修原因选择项,报修者还可以拍照上传图片给平台。维修人员在收到报修信息后,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修缮,大大缩短了公共健身器材的维修时间。
据介绍,这种健身器材上的二维码已经在溧水区全面推进。溧水区体育局局长沈宏介绍,因为服务高效,溧水区近年来的健身路径损坏方面的投诉为零。研发这套健身路径及维修体系的南京万德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是溧水,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建邺区、鼓楼区签署了第三方维修服务协议,负责在这些区属的公共健身器材上贴二维码,即便不是这家公司生产的健身器材,也可以进行管理和维修,政府部门将出资购买服务,让老百姓的健身更便捷。
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史忠介绍,今年起,这种模式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目前,散落在南京的健身路径、器材建自不同年代、来自不同厂家,维护和维修存在各种问题,如果政府部门购买服务,将所有健身路径都贴上这种二维码,扫一扫二维码实现报修是第一步,未来还将结合各种健身器材,在这个云平台植入各种科学健身方法的文字和视频内容。
当健身器材不再是摆设,市民健身的活跃度也将随之提升。健身器材的服务提升了,健身种类还可以更多元化。南京青奥会的目标是激励三代人,如今,三代人一起健身锻炼也将很快实现。
在溧水区全人群智能体育公园,多功能笼式体育场特别新颖,场馆内的篮球架下面就是足球门,可以用来踢足球也可以打篮球,球场边栏的中间位置还有挂钩,挂上网就可以打排球。球场内的地面是特殊材料,不仅耐磨、有一定的弹性,上面还有很多小孔,即便下雨,场内也不会积水。
这个球场有两套照明设备,一套是常规的LED照明设备,还有一套是太阳能感应照明设备,夜间如果有人走到篮板下去打球,太阳能感应灯就会亮起来。场馆的音响系统有蓝牙和USB两种接入方式,无论是跳街舞还是广场舞,只要带着手机或U盘就可以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主调节音量。
体育场的一端还有一个笼式波浪形攀爬区域,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安全攀爬玩耍,父母可以自己打球健身,还可以观察到孩子玩耍的情况,老年人则可以跳自己喜爱的广场舞。
据介绍,这个笼式体育场适合很多社区搭建,安全性高且维护便捷,南京已经有不少在建的楼盘开发商准备在小区内建造这样的多功能体育场,市体育局也将在全市有条件和场地的区域推广。
记者从市体育局群体处了解到,截至今年2月,南京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4396名,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62人。今年还将举办多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让更多市民能够接受科学健身的指导,让身边的教练员更好约。此外,南京还将分批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让市民更方便地参加体质监测、获得运动处方和科学营养指导。
对于上述举措,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也是不断点赞。昨天在江苏举行的全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刘鹏说:“目前,江苏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已取得一批标准化成果,南京的试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各地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工作,用标准指导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还没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标准。未来,南京在推广“互联网+”健身器材服务云平台和智能全人群体育场、健身步道等示范区先进模式、技术和服务的同时,也将积极探索和研究,配合构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国家标准的制订。(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