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秦淮区举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仪式

       新华网南京3月29日电(黄龙)28日上午,秦淮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启动仪式暨“行走明城墙 体验老城南 共建新秦淮”活动在东水关秦淮胜境牌坊举行。省市旅游局领导、秦淮区领导以及市民、游客逾千人,登上明城墙,徒步六公里,共赏老城新貌,为秦淮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油助威。

   全景秦淮 全域共建

   秦淮区是南京地区旅游资源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旅游综合贡献率最高的区域。2013年区划调整后,新秦淮区委确定了全力打造“文化休闲旅游中心”的发展定位,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彰显社会人文特质的措施,有效梳理、串联全区旅游资源,完成中山门至标营门等共8段、总长约7.57公里明城墙15米范围内的综合整治,打造“南京一日游C线”(夫子庙-老城南专线)等自助游主题游线,开通老城南观光巴士,搭建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加快完善旅游购物、特色住宿、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重点培育文化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本地区从传统的商业观光游向文化休闲体验游转型。2014年12月,夫子庙-老城南成功获得全国首批“城市中央休闲区”授牌,成为全国东部发达地区首家省会城市中央休闲区。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作为六朝古都的建城之地、金陵文化的孕育之地、休闲旅游的集聚之地,秦淮区在江苏省内率先响应,迅速成立创建工作小组,编撰、递交申报材料,力争入选首创名单。同年12月,秦淮区明确以“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为总体格局,并提出“十三五”期间,历史文化底蕴更加彰显、“城区即景区”的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秦淮成为集中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采的标志性区域的目标。就此,秦淮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大幕提前拉开。今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江苏省共8个地区入围,秦淮区如愿入选。

   全景秦淮 全域共融

   首创名单公布后,秦淮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脚步更加坚定。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六大核心指标,秦淮加速推进《秦淮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老城南旅游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创新、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旅游数据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针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先导区的老城南文化休闲旅游区,秦淮区现已展开一城一河景观风貌塑造、产品业态优化升级、城市旅游功能化改造、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智慧旅游系统构建、特色品牌聚焦、文明体系构建、“安洁净美”专项整治等八项行动,切实做好明城墙秦淮段环境综合整治、内秦淮河水环境治理、白鹭洲公园免费开放、旅游集散体系构建、旅游厕所革命、智慧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特色酒店打造等重点工程。

   秦淮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全景式打造、全要素提升、全社会参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彰显秦淮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底蕴,展示秦淮旅游发展成果,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弥补旅游公共服务配套短板,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发挥“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丰富秦淮旅游内涵,打造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全景秦淮 全域共享

   此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启动活动的举行,恰逢新秦淮成立三周年纪念日。活动采取“启动仪式+徒步行走”的创新形式,邀请千人同走明城墙,饱览秦淮风光。活动沿线还设置多处图文展板,向公众展示老城保护更新最新成果,展望新城开发建设规划蓝图。

 

   未来的秦淮,将以秦淮河为血脉,以明城墙为骨骼,以夫子庙、朝天宫和大报恩寺为鼎足,以景区化环境为地域风貌,以旅游式休闲为生活方式,以历史文化为城市灵魂,处处皆景,步步如画。在这里,老街巷、老建筑、老居民所代表的老城南文化,与现代生活功能和谐共存。在无数市民游客的见证下,秦淮将以“创”带“建”,全力打造彰显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独具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特质、百万市民宜游宜业宜居的全景式城区,全面释放旅游业综合功能,让秦淮居民、南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共享秦淮旅游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