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传奇】第十三集:南京城墙博物馆(二)
2016年05月31日

 

 

 

 

南京有这样一首流传很广的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滑一跤。”童谣里说的城门就是环绕南京70里,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城墙。六百多年,几经战乱,南京明城墙得以保存25公里,已是很不容易。

 

 

 

 

南京城墙是由一块一块砖砌起来的,每一块砖都是文物。600多年前烧制城砖是有严格规定的,要求每块城砖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重为1020千克,以确保城墙的坚固和美观,而且每块砖上有文字,目前发现文字最多的一块砖上居然有79个字。详细记录了烧制者籍贯、姓名,管辖州府及官员的官阶、名姓等等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迅速追责,这跟现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砖文通常刻在每块砖的两侧,一侧刻州府县及相关官员的名字,在另一侧刻制砖人及窑匠等的名字。其中,官员即州府级提调官、司吏、县级提调官、司吏等。有的官府责任人中还会出现诸如“照磨”、“同知”、“知事”、“通判”等,他们都是当时府县官署中级别不等的普通官吏。这些文字为研究明朝初年的官吏制度、社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文史研究学者认为,一块城砖就是一部明代的百科全书。

 

 

 

 

比如砖文上的人名,恰好反映了元末明初姓氏文化的变革。据说元朝时,老百姓是没有名字的,只有姓,老百姓只能用数字替代。在元朝,汉人只有做了官才可以取名字。明朝初年,身为汉族人的朱元璋重新统一了全国,汉人可以取名字了,出现了很多例如远近中、福东海、寿南山这样的名字,福东海、寿南山其实就是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简称。更多的人还是延用了元朝时起的名字。所以城砖上还能看到一大批老百姓的数字名,如刘黑一、朱六四、黄三等。中国姓氏文化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就被南京城墙一块块小小的城砖记载了下来。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砖文上竟然还出现了很多的与现在一模一样的简体字。专家解释说,中国汉字的简化现象,在民间很早就有了。早在汉代和唐代,老百姓都在使用简体字。但官书上一般不会有简体字,都是用繁体字。南京明城墙的砖文虽然也算是官文。但是当时正值明朝刚刚建立,还来不及对百姓间流传的简体字进行规范,所以简体字就得以出现在了墙砖上了。

 

 

 

 

如果有机会,你去明城墙上参观游览,仔细看看这些城砖上的砖文,就会发现,砖文书写得非常得漂亮。基本以楷书为主,也有隶书、魏碑、行书、小篆等,仿佛是中国民间书法艺术大全,可以说,城砖上的这些铭文,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却也是民间书法艺术的一朵奇葩。

 

 

 

600多年的悠悠岁月,今天的我们,默念着城砖上的名字,就像与我们的祖先对话。不仅成为一段人文历史的见证,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今年10月建成并开馆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就坐落在南京城墙中最大的一个城门——中华门附近,有关南京城墙的前世今生,你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答案。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